“非刑事案件履职占比有所下降,需予以重视,努力让‘四大检察’履职结构更加均衡,法律监督更有质效。”在今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召开的检察工作周调度会上,大家一边看着大屏上显示的“四大检察”履职结构比圆环图,一边热烈讨论着。 圆环图来自上海数字检察全景平台,作为上海市检察机关实现全周期决策指导的重要载体,该平台通过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产生的数据,可实时分析各级院检察业务整体质效,为领导决策和过程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智能分析。 “就像是戴上了数智眼镜。”参会的该院业务部门主任们纷纷表示。结合数据图表的研判分析和针对性指导,相关部门立刻开展行动:民事检察部门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,进一步开拓民事审判违法监督案源;行政检察部门以行刑反向衔接分析数据为依据,排摸不起诉案件移送线索情况,确保线索全量、及时移送;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聚焦生态环境等领域,加强线索挖掘与办理力度……在5月末的业务质效分析中,该院“四大检察”履职结构比已有所优化。 改变的不仅仅是“看数据”的速度和方式,更是“看数据”的效能。 该平台“业务分析”板块对质效维度的展示提示“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在四大传统领域成效持续向好,但新增法定领域履职力度减弱”,在该院检察长谈倩的指导下,分管副检察长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分析,决定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、五卅运动100周年为契机,以本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,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项监督工作,并与相关部门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协同机制,构建起红色遗址、革命文物、纪念设施、档案文献一体联动保护格局,推动英烈纪念设施纳入上海旅游节精品红色旅游线路,实现检察履职与时代价值的深度融合。 “一网观质效”的背后,是平台所有数据都可层层下钻到部门、检察官以及具体案件办理中,便于检察人员精准查明原因,定位“病灶”,为检察管理精准把脉。“既能看本市、本院检察业务的基本情况和整体趋势,对各方面工作做到‘心中有数’;又能看本院重点板块的动态变化和纵横对比,对业务态势和均衡度做到‘管理有术’。”谈倩在谈及平台使用感受时说道。在平台“案件结构”条形图板块,检察人员发现该院2025年上半年刑事案件案由结构发生重大变化,诈骗案件数量跃居第一位。进一步点击平台数据下钻至具体案件,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大、疑点多,也因此成为影响存疑不捕案件占比增加的重要因素。该院随即组织刑事检察部门对2024年办理的诈骗案件以及2025年办理的存疑不捕诈骗案件开展专题分析,发现辖区公安机关、检察机关对诈骗案件证据标准把握存在不一致。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,该院与同级公安机关共同梳理形成了诈骗案件证据审查工作指引,进一步提升了办案质效。 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贯彻数字检察战略,用好上海数字检察全景平台加强态势研判、服务宏观管理等功能,贯通推进‘三个管理’,以检察科学管理赋能高质效办案的黄浦实践。”谈倩表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