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片漫画

当前位置: a片漫画 >  人物访谈 > 客座总编辑十周年之杨澜

客座总编辑十周年之杨澜
时间:2021-02-26

      

杨澜:相信时间的力量

 

本期客座总编辑:

杨澜,著名主持人,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,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。

 

每一次采访都是面对一个新鲜事物的过程。新的人物、新的话题、新的名词,不断地用新的方法来制作好的节目。这样的视野,其他工作很难轻易地给你的。

 

《检察风云》:能谈谈你的先生吴征吗?今年你们结婚20年,他是不是让你的人生改变特别大?

杨澜:我先生在很多方面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1997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,我决定要回国,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决定。那时候中国的传媒市场还刚刚开始松动,其实并没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。但是,直觉告诉我,中国社会变迁的大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,1997年之前中国就有很多变化了,但是我相信之后,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。中国的社会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。而且我的观众也在中国,我应该回去。所以当时的决定就是,我先生关掉了在美国运营了几年的企业,回国来跟我从头创业。在当时来讲,他是有牺牲精神的,我也非常感动。创立阳光卫视、做阳光传媒,我觉得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来支持我。有一段时间他出任CEO,来帮我做日常的管理。后来他看到我慢慢已经能够面对商业运作中的问题,他就退出,自己做投资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觉得他对我的精神支持很大。

你要做你最想做的事,做到你的最好。所以像我这样一个经常出差的妻子,他对我是非常包容的。而且,我好像没听到他抱怨过。我说:“今天我又要出差了。”他总是说:“去吧,没关系的,该做的事总得做好。”他对我的事总是无条件支持。我觉得这是很多职业女性梦寐以求的。

的确如此,工作与生活的平衡,如果没有家庭支持你,除了我先生,还有我的父母、孩子,如果他们不支持你,不希望你常出差,那么作为一个女性,这会是一个非常纠结和痛苦的事情。所以在这方面,我觉得也很幸运。

《检察风云》:你曾被《亚洲周刊》评为“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”之一。你对职场新人有什么建议?如果要成为成功人士,他们需要一些怎么样的准备?

杨澜:我们不要把这些评比太当真。就职场而言,没有灵丹妙药,况且我们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,我觉得你如果能够追随你的梦想,做自己擅长的事情,得到社会的认可,就已经很成功了,无论是开一家小的网络商店,还是做了一个跨国公司的CEO,我觉得你不能简单地以收入作为成功不成功,以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。

从我的角度来看,首先你得了解自己。如果你在做一个别人都很羡慕,可是你自己却不享受的工作,我想你也不会有很大的创意和热情持续下去,所以我觉得了解自己到底想做什么,了解自己的特长,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第二点呢,我觉得,要在变和不变之中不断地寻找平衡。比如说你相信的为人的原则,有一些是不能改变的。如果需要你牺牲这样的原则时,你宁可不要成功,不然的话,你会后悔一辈子的。但是有一些方面,情商啊,团体协作啊,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去处理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啊,这是需要学习的。你也别跟一头犟驴似的,就好像我是对的,反正我心直口快,反正我没坏心眼,我就可以随便放炮。因为在职场里,最后你能够走多远,这要看你的团队有多强,而不是看你的个人能力。你毕竟不是作为个体艺术家存在的,你在职场中,在团队中,你要改变自己的能力。其他就靠自己摸索吧,我实在是给不出灵丹妙药。

《检察风云》:2007年,你被评为中国最美50人第一人。你觉得你的美除了天生丽质之外,是否更多地来自内在的学识?

杨澜:评选很多,标准不一,我也不能做什么评论。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评判的。如果我自己来看的话,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最美的女人之一。也许观众看到我这20年的成长道路,跟我有了某种情感的呼应,可能会这样来看。至于漂亮不漂亮,有众多的评判标准,20岁时的女孩具有本色清纯的气质,就像我刚出来主持《正大综艺》的时候那样,留着长头发,比较纯,也比较憨。今天的我,有生活阅历,有一定的知识储备,而且我觉得我的职业背景给了我自信,一个女人很重要的是她的视野。视野的广度和高度决定了你看待别人和看待自己的眼光。我觉得做新闻记者这个行业,我采访过上千位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物,我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期节目,每一次采访都是面对一个新鲜事物的过程。新的人物、新的话题、新的名词,不断地用新的方法来制作好的节目。这样的视野,其他工作很难轻易地给你的。所以我觉得我今天综合的气质,和我的职业背景密不可分。

《检察风云》:你是否觉得,一个外表靓丽的女孩子在职场中容易得到一个优先的位置?

杨澜:这一点,大家很坦白地来谈这个事:你有外貌的优势,综合个人的穿着打扮,这是引起注意力非常好的方式。但是问题是在职场打拼,是要看你持续的职场表现,也许你可以很快引起注意力,但是如果没有实力的话,更容易被人定位为一个“花瓶”,反而并不把你作为培养的对象。我的看法就是,在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中,女孩子应该学会得体的打扮,展现出自己的气质和相貌的长处,获得第一印象的好感。但是你持续的职场发展,肯定要看你的能力。

《检察风云》:这些年你一直在做访谈节目,之前怎么会与东方卫视合作《杨澜访谈录》的?

杨澜:我们合作了很多年。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我觉得地方卫视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差异化竞争的阶段。大家认识到,做同一类型的节目,或者几个电视台同时播一个电视剧,是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个性和品牌的。所以像东方卫视依托上海这样的大都会,都市感、时尚感一定是它自有的属性。我觉得东方卫视应该非常鲜明地树立这个方面的特征。《杨澜访谈录》是高端访问,它针对的人群也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群,和东方卫视的气质非常符合。甚至东方卫视告诉我说,在观众收视的调查中,许多观众认为,《杨澜访谈录》和东方卫视的气质,和其他民营机构提供的节目比较来说,气质契合度是最高的。所以我们才能一直合作得这么好。上海观众会比较喜欢国际人物的访问,此外,上海的观众会比较注意文化话题的深入探讨,包括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话题。

《检察风云》:做《杨澜访谈录》,是不是依靠你的影响力,约到名人专访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?

杨澜:世界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。这也是为什么,我特别相信时间的力量。很多人说时间是女人的敌人,我恰恰认为,时间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以成为朋友。都可以成为朋友的意思是说,有些事情在我第一年做《访谈录》的时候,我记得那是1998年,我在凤凰卫视刚刚开了杨澜工作室,那应该算是中国地区第一个深度访谈节目,那个时候要约个嘉宾可难了。我记得约贝聿铭就约了三个多月,很多嘉宾都不知道你这节目是做什么的。看到你们节目的样带之后,才慢慢积累起来一点信心,所以这完全是一个累积的过程。可能一开始你做到的是一个部长、一个行长、一位艺术家的访问,然后慢慢地变成一位大师的访问,一位国家元首的访问。我记得曾经有一次,我去采访俄罗斯总理,就是因为半年前我采访了他们的副总理。副总理回国后居然对总理说,你到中国一定要接受这个节目的访问,这个节目很好。还比如说希拉里第一次作为美国国务卿来中国访问,《杨澜访谈录》也是唯一一个她接受专访的电视节目。这些其实并不是依靠多么大的个人公关能力,其实有的时候很简单,一个过去的样带,一份节目的介绍加上一份经过思考和提炼的问题提纲。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之中,团队得到锻炼,你不断积累着经验,包括以后的来宾看到你以前采访过若干人,他会觉得这达到了他谈话的水平,他会主动要求接受你的访问。所以我觉得这完全是个积累的过程,头一年其实也非常艰苦。

《检察风云》:在《凭海临风》的序里,吴征先生说你是个很固执的人,在《正大综艺》巅峰时刻“急流勇退”、又在美国完成学业之后执着地要回国,连现成的绿卡都不要,后来有人找你拍广告,开价百万港币,你也拒绝。我觉得在这种固执的背后,其实是对理想的坚持。你的理想是什么?到了这个年纪是不是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理想?

杨澜: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要坚持的事情,固执好也不好,好的方面可能来说我比较有韧性,《杨澜访谈录》做了15年,实际上加上杨澜工作室做了17年。我觉得和小伙伴实际上是一集一集这么做出来的,积累到一定程度,当你的坚持有一定跨度的时候,自己有一种生命在向上生长的感觉。我把它看作是一个生命,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光盘或者是资料。但是另外一方面,我是一个希望生活比较简单的人,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,也不是能够抓住一些机会,特别是在商业领域。相对而言,我的脑筋比较简单一点,我先生有时候觉得要说服我做一件事情特别困难,可能也是有感而发,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固执啊。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,性格都是双刃剑,你还是只能成为自己,不可能成为别人,你照单全收就行了。

 

(本文刊载于《检察风云》杂志2016年第15期)